突破自我:基督徒属灵生命的成长的必经之路(一)

基督徒刚信主的时候,虽然从知识上,已经成爲新造的人,然而,从生活习惯上,依然停留在旧人的阶段,这个阶段的重要特徵就是自我中心。这就好像一个在中国长大的人,通过移民来到英国。虽然他/她有英国的居留身份,但是,生活习惯依然保留中国的习惯一样,生活习惯的改变需要时间。从属灵生命成长的角度看,基督徒要从一个以自我为中心的基督徒,脱胎换骨,变成一位以基督为中心的基督徒,就如保罗所言,“活着就是基督,我死了就有益处”(腓立比书1:21),一个必经之路就是要突破自我。要突破自我,必须经历神。没有经历神,信仰只是停留在理论知识的层面,并且没有根基,也无法突破自我中心这个禁锢。

雅各的一生多次经历神,他的生命也在经历神的过程中发生了明显的变化。然而,当雅各第一次经历神的时候,所表现出来的生命却是一个自我中心的生命。

“雅各出了别是巴,向哈兰走去”(创28:10)。这是雅各人生的第一次独自出远门。他要去的目的地是哈兰,距离有约1000公里,步行可能需要一个月左右的时间。这段旅程从表面上看是离开了神的应许之地,迦南;而且还带有逃亡的性质,因爲得罪了哥哥以扫,担心以扫报復(创27:43-45)。然而,从属灵的意义上看,他这次旅行却是带着使命去的,合乎神的心意。因爲父亲吩咐他,回到外祖彼土利家里,从母舅拉班的女儿中娶一女为妻。所以,雅各此行的使命是去娶妻(创28:1-2)。从娶妻这件事情看,雅各与哥哥以扫大不相同。以扫曾娶两个迦南女子爲妻(创26:34)。迦南女子漂亮,而且就在当地,娶迦南女子为妻子,十分方便。然而迦南人生活淫乱,拜偶像。娶迦南女子爲妻违背了神的心意。若要遵行神的心意,去巴旦亚兰娶妻,就要克服许多的困难,路途遥远而艰辛,而且能否安全无恙返回,还是一个未知数。因此,父亲以撒在雅各临行前给雅各祝福说,“愿全能的神赐福给你,使你生养众多,成为多族,将应许亚伯拉罕的福赐给你和你的后裔,使你承受你所寄居的地为业,就是神赐给亚伯拉罕的地”(创27:3-4)。这段祝福,正式宣告以撒将神的应许父亲亚伯拉罕的福传给了雅各,其中的核心内容,就是雅各将要回到迦南,并且雅各的后裔要承受迦南地。这段祝福,为雅各啓行,迎接新的挑战,无疑加添了力量。

雅各带着使命和祝福一路向北,离开别是巴,行走大约100公里,来到了伯特利。伯特利是爷爷亚伯拉罕为神筑坛、敬拜神的地方。在这裏,神在梦中向雅各显现。雅各“梦见一个梯子立在地上,梯子的头顶着天,有神的使者在梯子上,上去下来。耶和华站在梯子以上,说,我是耶和华你祖亚伯拉罕的神,也是以撒的神。我要将你现在所躺卧之地赐给你和你的后裔。你的后裔必像地上的尘沙那样多,必向东西南北开展。地上万族必因你和你的后裔得福”(创28:12-14)。

当雅各遵神旨意而行的时候,虽然道路充满艰辛,而且周围没有亲人相伴,只有一人独行;然而,神就在这个时候向雅各显现。雅各聼到了神亲自说:“我要将你现在所躺卧之地赐给你和你的后裔。你的后裔必像地上的尘沙那样多,必向东西南北开展。地上万族必因你和你的后裔得福”。神说的内容与他从父亲听到的内容相同。印证了父亲所祝福的内容是出于神。不仅如此,神还应许:“我也与你同在。你无论往哪里去,我必保佑你,领你归回这地,总不离弃你,直到我成全了向你所应许的”(创28:15)。

神的眼目一直在看顾雅各,神也一直与雅各同在。但是,雅各却并不知道神的同在, “雅各睡醒了,说,耶和华真在这里,我竟不知道”(创28:16)。直到他离开家裏的保护,一人独行的时候,神才向他显现。神对雅各的显现,给了雅各很大的鼓舞,加增了他前行的勇气和力量。

雅各是敬畏神的人。他醒来之后,就敬拜神。并且向神祷告说,“神若与我同在,在我所行的路上保佑我,又给我食物吃,衣服穿,使我平平安安地回到我父亲的家,我就必以耶和华为我的神。我所立为柱子的石头也必作神的殿,凡你所赐给我的,我必将十分之一献给你”(创28:20-22)。

从雅各所說的短短的三句话中,我们可以看到他当时属灵生命有三个特徵:第一是自我中心。雅各11次提到我,而提到神的地方仅有6次。祷告所求的内容几乎都是我。只有神先满足了我的要求和条件,我才认神为我的神,才认那块石头作神的殿,才将神所赐的献十分之一给神。第二是对神的应许,缺乏信心。虽然神说,“我也与你同在。你无论往哪里去,我必保佑你,领你归回这地,总不离弃你,直到我成全了向你所应许的”(创28:15)。但是,雅各却説,“神若与我同在”。雅各并不确定神说的是否一定会成就。第三,神的祝福中还有一个更大的祝福,就是,“地上万族必因你和你的后裔得福”。换句话说,神的心意是要雅各成爲祝福万国万民的人。然而,雅各却完全没有将这句话聼进去,因爲那是,雅各心裏想的只有自己。

此时的雅各实在是处处为自己的福利而算计的人。他趁哥哥口渴难耐,用一碗红豆汤换得了哥哥长子的身份(创25:31),或许是因爲他想到长子的身份可以从父亲那裏继承更多的产业。爲了得到父亲给哥哥的祝福,甚至欺骗父亲说,“因为耶和华你的神使我遇见好机会得着的”(创27:20)。他不惜盗用耶和华神的名义来骗取父亲的信任,虽然那时他自己并不把耶和华神当作自己的神。雅各当时不明白的是,其实他费尽心机所要为自己谋取的利益,都是神本来要给他的祝福中的一部分,甚至是很小的一部分。神要给他的祝福,远远大于他费尽心机为自己谋取的。在雅各未出生之前,神就对他母亲説过,“两国在你腹内。两族要从你身上出来。这族必强于那族。将来大的要服事小的”(创25:23)。神對雅各說,“地上万族必因你和你的后裔得福”。

虽然雅各此时属灵的生命雖然还处在自我中心的阶段。但是,他没有停留在这个阶段,而是继续前行。“雅各起行,到了东方人之地“(创29:1)。

雅各这段祷告,我们是否似曾相识?很多人刚信主时的祷告,是否也像雅各的祷告呢?心裏所想的,口裏所说的,有多少是神的旨意?又有多少是求神满足自己的需求呢?

弟兄姊妹们,你有没有想过,神要祝福你,使你成爲一个蒙福的人;神更要通过你成爲祝福他人的人。正如神对雅各所説,“地上万族必因你和你的后裔得福”。主耶穌基督要通过你的見證,使万民作主门徒。然而,你此时所思所想的,如果仍然处在自我中心的阶段,不要停留在这个阶段,要继续与神同行,突破自我。雅各是怎样突破自我的呢?请继续关注今后的分享。

Loading

不要爱世界

点击播放按钮收听音频:

 

“不要爱世界,和世界上的事。人若爱世界,爱父的心就不在他里面了”(約一2:15)。

罗得悲剧人生的教训

爱世界和世界上的事,是人的“天性”。追求更舒适的生活,更高的地位,更好的工作,更多的金钱等等,这些事不需要别人教,生来就会。然而,使徒约翰却提醒我们,爱世界的本质,是追逐“肉体的情欲,眼目的情欲,并今生的骄傲”,这些事情“都不是从父来的,乃是从世界来的。这世界和其上的情欲,都要过去。惟独遵行神旨意的,是永远常存”(约一2:16-17)。约翰告诉我们,人若爱世界,就没有爱父(即天父,神)的心;而且这世界上的事情,如肉体的情欲,眼目的情欲,并今生的骄傲都是暂时的,都要过去,就像天上的一片云,看起来绚丽多彩,被风吹动,很快就会散去。

一方面,基督徒清楚圣经的教导,不要爱世界和世界上的事;另一方面,又受到内在的罪性的驱使,忍不住随波逐流,追逐世界上的事情。内心常常生活在这样的矛盾中。爲了更加深刻的了解爲什么不要爱世界,我们可以从罗得的人生经历中吸取教训。

罗得是亚伯拉罕的侄儿。亚伯拉罕是信心之父,一生跟随神,不动摇。罗得早年跟随亚伯拉罕离开老家吾珥,往迦南地去,第一站到了哈兰,这是神的旨意。神继续呼召亚伯拉罕离开哈兰,前往迦南,“亚伯兰就照着耶和华的吩咐去了。罗得也和他同去。亚伯兰出哈兰的时候,年七十五岁”(创12:4)。在他人生的这个阶段,罗得一直跟随亚伯拉罕的脚步,行在神的旨意中。期间经历了不少艰辛和挑战。来到异国他乡,人生地不熟的迦南,并且还遇到了饥荒。因爲逃荒的缘故,到了埃及。在埃及过了许多担惊受怕的日子。罗得所仰望的叔叔甚至担心在埃及性命不保,连自己的妻子都不敢认。然而,在艰苦的环境中,他和叔叔一样,经历了神的保守、看顾和祝福。神不仅保守他们平安离开埃及,回到迦南地,而且大大赐福他们。“与亚伯兰同行的罗得也有牛群,羊群,帐棚,那地容不下他们,因为他们的财物甚多,使他们不能同居。”(创13:5)。罗得的财物非常多,多到一种程度,那地容不下他们,以至于“亚伯兰的牧人和罗得的牧人相争”(创13:7)。为罗得打工的牧羊人,常常会与为亚伯拉罕打工的牧羊人,因爲羊群吃草或饮水等事情发生争执和矛盾。以往他们的财富不多的时候,没有这个问题。现在财富多了,不能再在一起住居,而是要彼此分开。

 

亚伯拉罕作爲长者,更是作爲属灵的领袖,他让着侄儿。对侄儿说,“遍地不都在你眼前吗?请你离开我,你向左,我就向右。你向右,我就向左”(创13:9)。亚伯拉罕让侄儿先挑选喜欢的地方放牧。侄儿挑剩下的地方归自己。这里我们看到了亚伯拉罕的大度,对侄儿的关爱,和对神的信靠。

 

当时他们所在的地方为迦南地的伯特利,地势多山。从伯特利往东是约旦河。“罗得举目看见约旦河的全平原,直到琐珥,都是滋润的,那地在耶和华未灭所多玛,蛾摩拉以先如同耶和华的园子,也像埃及地”(创13:10)。在罗得的心目中,他看重的是“约旦河的全平原,直到琐珥,都是滋润的…如同耶和华的园子,也像埃及地”。自然资源极好,牧草生长茂盛,水源充足。在这里放牧,不出多久,自己的羊群、牛群就会超过叔叔。因爲叔叔所在的山地,草料不多,水源不足。自己的牧人在这里放牧,就常常为草料和水的问题与叔叔的牧人发生矛盾。受够了。走吧。

于是,罗得从这里开始,离开了伯特利,离开了神的旨意。罗得清楚神给他们的应许之地是迦南,因爲亚伯拉罕曾经在伯特利筑坛,并且敬拜神。然而,罗得看来,神给叔叔的迦南地,不如约旦河平原,尤其是所多玛。所多玛城在当时非常的繁华、富裕,是一个花花绿绿的充满诱惑的地方,在当时,同性恋在索多玛就非常普遍。在神看来,“所多玛人在耶和华面前罪大恶极”(创13:13)。这样一个地方,对于年轻人罗得来説,充满吸引力,他“渐渐挪移帐棚,直到所多玛”(创12:13)。罗得羡慕所多玛的繁荣。而且,在当时,所多玛就已经有自己的国王和完整的社会管理制度。与当时亚伯兰的游牧生活相比,完全不在一个数量级。

 

悲哀的是,当罗得爱世界时,他就渐渐离神远去。神曾经警告过罗得,然而,罗得没有吸取教训。在当时曾经发生了一场大战,是当地的四囯君王(以拦王基大老玛,戈印王提达,示拿王暗拉非,以拉撒王亚略)联合起来,与另外五囯(所多玛王,蛾摩拉王,押玛王,洗扁王,和比拉王(比拉就是琐珥)” 大战,战场就在西订谷。结果是五囯联军战败。“四王就把所多玛和蛾摩拉所有的财物,并一切的粮食都掳掠去了。又把亚伯兰的侄儿罗得和罗得的财物掳掠去了,当时罗得正住在所多玛”(创14:11-12)。这是罗得人生中因爲爱世界而遭受的第一次大的打击。虽然神通过这个事件提醒罗得,要远离世界,但是,罗得并没有从中吸取教训。

 

神没有丢弃罗得。神通过亚伯拉罕,“将被掳掠的一切财物夺回来,连他侄儿罗得和他的财物,以及妇女,人民也都夺回来”(创14:16)。罗得如果就此掉头,离开神不喜悦的所多玛,回到亚伯拉罕的身旁,他的人生轨迹会从此不同,会继续得到神的祝福。可惜的是,他丢不下世界的诱惑,而且越陷越深。他不仅不能割捨所多玛的生活方式,而且渴慕在所多玛作官,进入所多玛上流社会。当神派两个天使晚上到了所多玛的时候(这是神开始审判所多玛了),“罗得正坐在所多玛城门口”(创19:1)。他坐在城门口,不是站在那里,可见他在城门口已经多时。城门口在当时犹如今天的市府,是决定重要事情的地方。罗得常在城门口流连,他的意图,所多玛人都清楚,“这个人来寄居,还想要作官哪 ”(创19:9)。神在毁灭所多玛之前,依然派天使来拯救罗得一家,甚至“无论是女婿是儿女,和这城中一切属你的人”(创19:12),都可以免受审判。可惜的是,他的女婿们却以为罗得说的是戏言(创19:14)。

 

神的审判终于降临所多玛。这个充满罪恶的城和城里所有的人和活物,包括财物等被完全毁灭。所多玛遗址于2018年已经被考古学家发现,在约旦的塔哈曼(Tall el-Hammam)地区,属于青铜时代的“巨大”的古城遗址,跟圣经里描述吻合。【1】。随着所多玛的毁灭,罗得一生所积累的财富也全部消失。罗得因爲爱世界,他的一生蒙受的损失,不仅仅是他的财物。除了财物全部丢失以外,他还有如下的损失:

 

第一、 失去了喜乐和平安。罗得被彼得称爲“常为恶人淫行忧伤的义人罗得”(彼后2:7)。

第二、 失去了妻子。在逃生的过程中,罗得的妻子心里依然顾念家里的财物,违背了神的话语,“逃命吧。不可回头看,也不可在平原站住。要往山上逃跑,免得你被剿灭”(創19:17)。然而,“罗得的妻子在后边回头一看,就变成了一根盐柱”(創19:26)。

第三、 差一点失去了两个女儿的性命和自己的性命。当两位天使造访罗得时,“所多玛城里各处的人,连老带少,都来围住那房子”。罗得爲了保护两位客人,宁愿牺牲自己的两位女儿(创19:8)。若非天使的保护,罗得自己的性命难保(创19:9)。

第四、 失去了神永久的祝福。罗得的两个女儿在淫乱的城市中生活久了,对淫乱的行爲熟视无睹。她们与父亲乱伦,生下的儿子成爲摩押人和亚扪人(创19:37-38)。“亚扪人或是摩押人不可入耶和华的会。他们的子孙,虽过十代,也永不可入耶和华的会”(申23:3)。

弟兄姊妹们,爱世界,追逐世界上的东西,或许在短期内能够满足自己的虚荣心,然而,却因爲失去了神的同在和祝福,将会蒙受更多更大的亏损。但愿罗得的悲剧人生能够给我们以警醒。

“不要爱世界,和世界上的事。人若爱世界,爱父的心就不在他里面了”(約一2:15)。

資料來源:

【1】https://zhuanlan.zhihu.com/p/65597863

Loading

信心与行为

从挪亚方舟所想到的

经文:“虚浮的人哪,你愿意知道没有行为的信心是死的吗?”(雅2:20)

雅各提醒基督徒,没有行爲的信心,等于没有信心。这是在警告信徒,若真心相信主,就要在行爲上表现出来。

信心不是相信自己,相信自己,那是自信心。自信心不等于信心。信心是相信主、信靠主,遵行主的话语。主的话语有些部分要遵行起来,可能十分的困难,甚至不符合常理,但是,若有信心,也要遵行;而且遵行这些对我们来説很富有挑战的话语,能真正彰显我们对主的信心。

今天在默想创世纪第6章,关于诺亚的故事的时候,对与信心和行爲也很有感想,分享如下(引号部分是圣经原文)。

神就对挪亚说,“凡有血气的人,他的尽头已经来到我面前。因为地上满了他们的强暴,我要把他们和地一并毁灭“(创6:13)。

挪亚对神说,主啊,你真的要亲手除掉你所造的人类吗?他们人数多于海沙。他们都是因你的祝福,才生养衆多的啊。

神说,不行啊,如果我听任他们继续下去,你和你全家也要死于他们的强暴之中。我要把你和你的全家从他们的手中拯救出来,因爲你们没有忘记我,在我的眼中看爲义人。

挪亚说,主啊,你请吩咐,无论你说什么,僕人都愿意遵行。

“你要用歌斐木造一只方舟,分一间一间地造,里外抹上松香。方舟的造法乃是这样,要长三百肘,宽五十肘,高三十肘。方舟上边要留透光处,高一肘。方舟的门要开在旁边。方舟要分上,中,下三层“(创6:14-16)。

挪亚听后,对神说,主啊,歌斐木饱含树脂,抗腐性很强,纹路细密,用这样的木材造船固然经久耐用。然而,它木质坚硬,我们又没有合适的工具,很难将这样的树伐倒,更不用说加工成木材了啊。

神说,这个你不用担心,我会帮你。

挪亚又说,主啊,我没有听错吗?你说,这隻方舟要长三百肘(约134米),宽五十肘(22.25米),高三十肘(13.35米)。是真的吗?造这么大的船,要费多少时间和精力啊,再説,我们一家仅8口人,也用不着这么大的船。还有就是,我从来没有造过船,连小船都没有造过,更不用说造大船了。既无工具,又无图纸;我不敢说能否造得出来啊。

神说,这个你不用担心,我会帮你。

 

神又说,“看哪!我要使洪水泛滥在地上,毁灭天下。凡地上有血肉,有气息的活物,无一不死。我却要与你立约,你同你的妻,与儿子,儿妇,都要进入方舟。凡有血肉的活物,每样两个,一公一母,你要带进方舟,好在你那里保全生命。飞鸟各从其类,牲畜各从其类,地上的昆虫各从其类。每样两个,要到你那里,好保全生命。你要拿各样食物积蓄起来,好作你和它们的食物“(创6:17-21)。

 

挪亚听了神的话之后,心里吃惊不小。原来神要不仅要毁灭地上的人类,还要毁灭凡有气息的活物,包括动物和飞鸟。又一想,对神充满感恩之心,因爲神要通过自己和全家的努力,造一条大船,不但要拯救自己的全家,也要拯救地上的活物。于是,挪亚召集全家开会商议。全家听了诺亚的介绍,明白了神的计划,一致同意,齐心合力来造方舟。

 

开始一段时间进展顺利。他们父子同心协力,伐木、造船。眼看框架基本完成。一天,大儿子跟挪亚说,他的朋友问他近来忙什么,回答说要造一条大船。大儿子的朋友听后,讥笑道,你们在这山上造这样一条大船,除了浪费时间和精力,没有任何意义。即使下大雨,涨水,也不会涨到半山腰。二儿子和三儿子也聼到了同样的质疑声。

 

面对這些质疑,挪亚对儿子们说,我们不能聼他们怎样说,而因该相信神怎样说。神说的一定会应验。虽然,凴我们的经验,无法理解,神爲什么要我们造这么大的船,更无法理解,即使是下大雨,水位也难以涨这么高。退一万步说,如果真的遇到大洪水,我们躲到山上,不就安然无恙了吗。然而,既然神已经説过,我们照做就好了。

 

挪亚在他500嵗生日后,听到神让他造大船。他率领全家,克服了重重困难,花费几十年时间,一条大船终于造好了。这条船在当时是最大的船,形状也非常特别。船一造好,引来了很多人的好奇。他们来看这条船,并问挪亚费尽精力造船的目的。当他们听挪亚说,神要他造船,因爲神要毁灭整个人类时,他们不信地说,挪亚,你是不是疯了?神要毁灭地球,这怎么可能呢?你不要吓唬我们。我们现在每天吃喝,过得可开心了。哈哈,我们还是继续享受吧!就这样,每天都有新的人来参观,问挪亚同样的问题。挪亚用同样的话语回答他们,日复一日,年复一年。一传十,十传百。有很多人都来看过挪亚所造的船,也有更多的人由于住的离挪亚太远,没有过来参观那条船,但是也都聼説了。就这样,当时的人似乎都知道挪亚造了一条船,因爲神要毁灭人类。开始时,有些人听説神要来审判世界的消息时,心里还有些紧张,在行爲上也多少有点收敛。时间一久,发现挪亚说的事情并没有发生,他们更加相信自己是对的,哪有什么神要来毁灭人类这样的事情呢?以前没有发生过,将来也不会发生,哈哈!渐渐的就把这件事忘记了。若再有人説起神要毁灭人类,他们就会说,我们早就听挪亚説过,还知道他们家爲此造了一条船。但是,这个世界上,除了他们一家这样说,并且做这样的傻事以外,我们都不相信挪亚所説的会发生。你们相信挪亚呢还是相信我们绝大多数人的话呢?你们不要担心天会踏下来,天塌不下来。再説了,挪亚说神要来毁灭人类,説了那么久,他们造的那条船快要长草了,也没有见神的审判。于是,有人再提起这件事,他们就当作一个笑话听听,再也没有人在意挪亚所说的所谓神的审判。

 

挪亚造好大船之后,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,挪亚没有听到神的话语。虽然所有人都不相信挪亚所说的,挪亚没有怀疑神,相信神説的必然应验。当挪亚600岁那年,离诺亚600岁的生日还有几天时间。神对挪亚说,“你和你的全家都要进入方舟,因为在这世代中,我见你在我面前是义人。凡洁净的畜类,你要带七公七母。不洁净的畜类,你要带一公一母。空中的飞鸟,也要带七公七母,可以留种,活在全地上。因为再过七天,我要降雨在地上四十昼夜,把我所造的各种活物,都从地上除灭”(创7:1-4)。挪亚听到神的声音,赶紧邀请左邻右舍说,你们快来啊,快来随我们进入方舟,因爲大洪水真的就要来了。他们听了之后,回答説,你又来吓唬我们。你以爲我们是那么容易被吓住的吗?你怎么就知道会来大洪水?就算来了大洪水,我们住在山上,也完全不用担心。我们可不要进入你那个船里,在里面没有意思。

诺亚看没有一个人愿意随他们进入方舟。叹息不已。带领自己全家,还有很多的动物,都进了方舟。“当挪亚六百岁,二月十七日那一天,大渊的泉源都裂开了,天上的窗户也敞开了。四十昼夜降大雨在地上”(创7:12)。洪水猛烈的程度,挪亚活了这么久,从未见过。“洪水泛滥在地上四十天,水往上长,把方舟从地上漂起。水势浩大,在地上大大地往上长,方舟在水面上漂来漂去。水势在地上极其浩大,天下的高山都淹没了。水势比山高过十五肘,山岭都淹没了。凡在地上有血肉的动物,就是飞鸟,牲畜,走兽,和爬在地上的昆虫,以及所有的人都死了。凡在旱地上,鼻孔有气息的生灵都死了。凡地上各类的活物,连人带牲畜,昆虫,以及空中的飞鸟,都从地上除灭了,只留下挪亚和那些与他同在方舟里的”(创7:17-23)。

挪亚一家得救了。进入方舟的所有的动物也得救了。在挪亚的身上,我们看到了挪亚对神的信心。他不仅相信神,而且按神的话语去行。虽然神让他造一条大船,那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。在当时的人们来看,是一件不合情理的事情。但是,挪亚信靠神,“凡神所吩咐的,他都照样行了”(创6:22)。挪亚以他的实际行动,为神作了很好的见证。

假如挪亚不按神的话去造那条船,挪亚一家,包括很多的动物,在洪水来临的时候,就会灭亡。由此可见,真正的信心,必须要伴随相应的行爲。在当时是如此,现在也是如此。现在神没有要求我们造大船。神要求我们在生命中活出基督的生命。主耶稣说,“你们多结果子,我父就因此得荣耀,你们也就是我的门徒了”(约15:8)。我们若真的信主,就当照样而行。“圣灵所结的果子,就是仁爱,喜乐,和平,忍耐,恩慈,良善,信实,温柔,节制。这样的事,没有律法禁止。凡属基督耶稣的人,是已经把肉体,连肉体的邪情私欲,同钉在十字架上了。我们若是靠圣灵得生,就当靠圣灵行事”(加5:22-25)。主耶稣再临时,每一位基督徒都要面临基督的审判。而且主的审判是严厉的。基督徒应该善用一生,为主多结果子,得主的称赞说,“好,你这又良善又忠心的仆人”(太25:23)。而不要被主人定爲“又恶又懒的仆人”(太25:26),并且被“丢在外面黑暗里。在那里必要哀哭切齿了”(太25:30)。

“虚浮的人哪,你愿意知道没有行为的信心是死的吗?” 愿雅各的警告不要落空。

Loading

其实明天如何,你们还不知道

經文:“嗐,你们有话说,今天明天我们要往某城里去,在那里住一年,作买卖得利。其实明天如何,你们还不知道。你们的生命是什么呢?你们原来是一片云雾,出现少时就不见了。你们只当说,主若愿意,我们就可以活着,也可以作这事,或作那事”(雅4:13-15)。

 

“其实明天如何,你们还不知道”。隨着疫苗接種的逐漸推展,在部分國家,疫情似乎得到了控制,雖然感染人數依然居高,但是,重症和死亡人數的確有了大幅度減少。當世界似乎憧憬疫情快要過去,經濟恢復運營,人們在生活快要恢復正常憧憬當中,突然又報導了奧秘克融(Omicron)新變種的出現。全世界又処在新的擔憂當中。世界卫生组织曾發言表示,Omicron超级突变体对全球大流行的复苏构成“非常高”的风险,如果引起新一波感染,可能会产生“严重后果。”話音還未消除,又有专家认为,这种新的变异毒株”如果只是引起轻微的疾病,那可能会加速大流行的结束”。這幾天金融市場也像過山車,一會兒狂漲,一會兒又狂跌。人們對疫情的未來又似乎充滿了不確定。其實,這個世界唯一確定的,就是,“其实明天如何,你们还不知道”。我們不確定奧秘克融的出現,是給世界帶來新的挑戰,在全球興起一波新的疫情,繼續讓全球進入封城模式;還是隨着奧秘克融的大規模流行,由於它的毒力溫和,致使毒力強的變種不斷被稀釋,從而使新冠病毒最終成爲流感病毒一樣,對人們的生活不會產生什麽影響?若是第二種情況出現,奧秘克融的出現和流行,亦能達到疫苗的效果,從而加速了疫情的結束,豈非喜事一樁?

結論是,我們今天還不知道明天將如何,因爲明天掌握在神的手裏。我們今天不必為明天而恐慌,因爲我們不確定明天的世界會不會重啓封城模式;我們今天也不必為明天太樂觀,因爲不確定明天是否會有好消息出來,告訴全世界疫情即將退去。我們只当说,“主若愿意,我们就可以活着,也可以作这事,或作那事”。我们的生命“原来是一片云雾,出现少时就不见了”。所以要努力面前。正如保羅所言,“我只有一件事,就是忘记背后努力面前的,向着标竿直跑,要得神在基督耶稣里从上面召我来得的奖赏”(腓3:14)。我們要活在今天,為今天的平安喜樂而感恩。為今天能與主同行而贊美神!如果我們過好了每一個今天,我們就過好了一生。

Loading